2月6日,中紀委官方發布了一則關于醫療行業利益輸送的深入解讀。其中,部分內容提到醫療領域風腐問題不斷隱形變異并迭代升級,結合近期多省通報三甲醫院院長落馬事件,小編整理了以下幾種“利益隱形輸送”典型方式:
——人前“清廉樸素”,人后扮演“操盤手”,受賄人作案隱蔽化。
浙江省杭州市富陽區第二人民醫院原黨委委員、副院長孫志龍依靠掩蓋身份,操控醫藥回扣利益鏈。在與醫藥公司、醫藥代表聯系時,以其表弟費某名義出面;在向醫生發放藥品回扣時,由其親屬出面、中間人作過渡;贓款走賬時,賬戶皆以親朋名義開具……通過精心偽裝,孫志龍先后196次非法收受藥品回扣,共計1600余萬元,其因犯受賄罪被依法判處有期徒刑12年,并處罰金200萬元,對其受賄所得予以沒收,上繳國庫。
——隱藏身份,幕后操作,行賄人警惕性增強。
據賀憲偉供述,其曾收受某醫藥代表“小張”的回扣款,訊問其人是誰,只知是女性,40多歲,不知真實姓名,也無聯系方式。根據最后一次大概的送錢時間及相關信息,辦案人員調取了300多張照片,經賀憲偉指認,“小張”竟不在其中。辦案人員擴大范圍,在3000多張照片中,賀憲偉一眼認出“小張”?!靶垺闭婷麉悄衬?,為某公司醫藥代表張某某特殊關系人。原來,張某某擔心自己出面讓人生疑,遂讓吳某某出面。為掩人耳目,吳某某又以“小張”的身份出現。
——“定制式”招投標、“規避式”委托采購、“供股式”入股分紅、“福利式”研討培訓,利益輸送方式隱形變異,為賄賂行為披上“合法外衣”。
據浙江省玉環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監委主任黃先鋒介紹,“定制式”招投標,是指利用醫學專業性強的壁壘,在醫藥用品、醫療儀器等招投標上,巧設“技術參數”“藥效參數”等特定條件,打著“科技”“藥效”幌子,加碼“定制”招投標篩選規則,變相達到與“指定”醫藥公司長期合作、雙向受益的目的;“規避式”委托采購,是指通過私下“合計”、幕后操控,把采購“公權”變成第三方采購代理公司的私有經營行為,既能在管理上規避違規違紀風險,又能利用委托代理費、物品差價、資金周轉率等做文章;“供股式”入股分紅,是指醫藥企業通過隱形“供”股、研討培訓變相補貼、禮品藥品無償或低價兌現等方式,促使雙方協商達成醫藥推銷“高價協議”,形成醫藥回扣利益鏈;“福利式”研討培訓,是指醫藥公司為維系利益同盟關系,變相回饋“討好”醫療機構管理人員及醫療職工的“普惠式”“療休養式”“感情聯系式”福利。
而近期中紀委發布《漫畫說紀|檢驗科的蘿卜坑采購》,以漫畫形式揭露醫療設備采購中的「定制式」招標內幕,更為大家揭露了檢驗科典型案件:
面對層出不窮的醫療反腐問題,國家的監管力度加大的同時,監管手段也在不斷豐富,以往的隱秘利益鏈愈發難以掩蓋。我們相信“利益隱形輸送”終會浮出水面,國家也會將醫療頑疾徹底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