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飆1700億重大工程,聯影、東軟、藍帆
來源: 器械之家 2023年02月08日 17:35

近日上海市發展改革委公布2023年重大工程項目清單。據透露進入2023年,上海已簽約重點產業項目160多個,總投資1000億元,新開工重點產業項目60多個,總投資超700億元。

其中先進制造業因集合科研、資源優勢,在年度重點工程中屬重中之重,共計56項。進入先進制造業重大工程項目清單也意味著獲得了高規格認可。

項目清單顯示,有三家醫療器械企業項目在列,分別是:藍帆醫療科創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聯影醫療生產研發基地項目和東軟上??萍贾行捻椖?。

另外醫療衛生領域,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也被列入其中。這是全國首個綜合類國家醫學中心建設項目,將作為我國衛生健康領域的國之重器,成為提升我國整體衛生健康水平、深度參與國際醫學競爭的新載體。

31.26億,聯影醫療建立全球研發總部

聯影醫療生產研發基地項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工業區05-06地塊及01-02地塊,總建筑面積約27.3萬平方米,總投資31.26億元,與于2022年1月啟動建設的02-02地塊項目共屬聯影醫療產業化示范基地。預計2024年底竣工。

這一示范基地將建設為集技術研發、智能制造、國際交流培訓、全球品牌展示、生活服務、中央公園等功能于一體的智慧園區,可容納8000至10000人辦公。

作為聯影醫療全球研發總部,新基地將對標國際最高水平,加速下一代產品與技術研發創新,推動PET/MR、PET-CT、MR、CT、XR等全線高端醫療裝備、核心部件與先進技術從研發到產業化的進程,推動“卡脖子”技術自主可控。

新基地還將打造數智化超級工廠,推動自動化、智能化精益制造。此外,上??偛炕?、常州工廠、武漢基地、美國基地幾大基地之間也將構建起差異化定位、區域化分工的全球化產能格局。

聯影集團董事長薛敏表示,聯影醫療產業化示范基地二期將建成為全球規模領先、國際一流的現代化、智能化高端醫療裝備研發生產基地。這將有力提升聯影醫療面向未來的自主研發與生產能力,也將為建設世界級高端醫療裝備產業集群貢獻磅礴之力。

聯影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強表示,如果說一期基地孵化了聯影醫療躋身中國高端醫療裝備第一品牌的夢想,如今二期基地的開工,則是聯影醫療向著世界級公司這一夢想的再次出發。

根據聯影醫療發布的2022年三季報,前三季度營業收入58.59億元,同比增長25.55%,歸母凈利潤8.99億元,同比增長16.62%,扣非歸母凈利潤7.20億元,同比增長15.51%,業績穩定增長。

超20億,東軟整合信息、醫療產業

東軟上??萍贾行捻椖窟x址閔行南虹橋區域,計劃投資超20億元,項目占地約55畝,將通過整合東軟在華東區域的信息產業與醫療產業主體,形成集研發、運營、投資管理、聯盟生態為一體的產業集群。


此次上海東軟科技中心建設,通過整合東軟在華東區域信息產業與醫療產業主體,形成集研發、運營、投資管理、聯盟生態為一體的產業集群,通過人才及產業集聚的優勢加速東軟產業國際化進程,優化和完善東軟在信息與醫療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該項目將建設東軟醫療高端醫學影像(上海)研發中心,對MRI、CT、RT等高端醫療設備的整機及核心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通過核心部件的技術攻堅,打破國外巨頭技術壟斷,推動國產醫療器械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國際化的發展。

還將投資建設東軟(上海)智能醫療科技研究院和東軟(上海)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用于承載醫療裝備及醫療信息化相關的大數據及人工智能研究。通過技術實現全方位系統化的設備賦能及數據積累,圍繞醫療大數據的分析和管理,打造覆蓋預防、診斷、治療和康復全周期的智能化醫療健康生態。

東軟成立于1991年,是中國第一家上市的軟件公司,在智慧城市、醫療健康、智能汽車互聯、企業數字化轉型、國際軟件服務等眾多領域處于領先地位。特別是在醫療健康領域,東軟醫療是中國第一臺CT、第一臺超導核磁共振、第一臺DR等醫療設備的“誕生地”。

2022年9月1日消息,東軟醫療第三次遞表港交所。招股書顯示,2022年上半年,東軟醫療實現營收15.02億元,同比增長13.77;凈利潤約2.19億元,同比增長149%。

24.8億,藍帆醫療開啟第三發展階段

藍帆醫療科創總部及產業化基地項目位于浦東張江國際醫學園區40C-01地塊,占地面積29073平方米,總建筑面積149374平方米。此項目按照分期建設的方式進行,投資總金額不超過人民幣24.80億元。

據藍帆醫療介紹,該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醫療領域人才和技術的聚集和發展中心,將成為公司產研融合推動創新發展的新引擎,更有望為國際才“走進來”、中國企業“走出去”提供綜合性平臺。

公司不僅將以上海為中心輻射長三角地區,吸引醫療產業的高端人才加盟,更將和國內外8大研發中心、9大制造基地聯動,借助上海在學術研究、醫療機構、金融投資和產業方面的優勢,持續推動技術開發、臨床試驗和運用、技術成果轉換、學術推廣、產品更迭和產業發展。 

藍帆醫療成立于2002年,起步于山東淄博,是中低值耗材和高值耗材完整布局的醫療器械龍頭企業。歷多年發展,藍帆醫療在2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60家分子公司,在全球設立九大生產基地,分布在中國、新加坡、德國和越南等地,產品覆蓋全球13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2年前三季度,藍帆醫療營業總收入37.56億元,同比降42.86%,歸母凈利潤-1.45億元,同比降104.23%。

在公司看來,上述項目的落地建設將進一步打開藍帆醫療面向第三個發展10年的新格局。 

藍帆醫療董事長劉文靜表示:“這個項目的定位,是公司全球創新研發總部基地、投資孵化平臺、高端醫療器械生產、全球商業總部。我們將充分發揮開放、利他的核心價值觀,依托上海人才聚集、交叉學科豐富、高度國際化的‘全球新中心’優勢,不僅打造成為藍帆醫療自身國際國內、多級創新研發的新引擎和鏈接器;也將對外開放,與產業行業內各類伙伴集聚共生,打造成為協同創新發展的鏈接器和放大器;還希望能成為浦東乃至上海醫療人才與項目、創新與資本的賦能者與孵化器,一起創新成長、貢獻社會?!?/span>

隨著疫情防控措施的放開,春節過后各行各業都在迅速復工,抓緊2023這個復蘇之年。上海市此次公布的重點項目也反映出了行業復蘇的跡象,共計劃安排正式重點工程項目191項。相較于2022年173項正式項目,數量上有所增加。還公布了2023年將安排預備項目48項,數量上也超過了2022年預備項目。

在2023年預備項目中,也同樣出現了不少醫療科技類公司身影。沃比醫療顱內神經介入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項目、先聲藥業(中國)研發中心項目、優佑健藥物全球研發生產項目、康希諾合成生物學疫苗技術平臺建設、創新疫苗產品研發和產業化項目、正大天晴全球研發總部項目等均在此次預備隊列中。顯示出醫療行業的良好發展前景。

預計上述項目建成后,也將快速帶動行業發展,為醫療器械領域的全面復蘇提供動能。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