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0年的醫械巨頭,宣布重組
來源: 器械之家 2023年03月06日 13:57

2月28日,美國醫療耗材巨頭,全球500強企業Owens&Minor(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OMI)在公布2022財年四季度報的同時,宣布將進行重組。

第四季度財報顯示,該季度營收25.51億美元,較去年同期24.67億美元增長3%。盡管營收增長,但該季度凈收益慘淡。

第四季度凈收益-0.58億美元,較去年同期0.42億美元下降幅度多達238%。受此影響,Owens&Minor全年業績同樣不樂觀。

2022財年全年營收99.55億美元,較去年97.85億美元微幅上漲1.7%;凈收益0.22億美元,直接較去年2.22億美元降低了一個量級。同時公司宣布下調2023年度的業績預期,為10至1億美元。

業績公開當日,公司股價直接較前一日出現斷崖式下跌,至15.34美元/股。

作為老牌的耗材巨頭,Owens&Minor一直是美國的五大醫療耗材供應商之一,年營收水平長期處于百億美元級別。在國外機構Medical Design & Outsourcing評選的2022全球醫療百強中排名第13位(國內公司排最高的是邁瑞醫療,排名第32位),并于去年迎來了成立140周年紀念。

然而,如同不少百年企業一樣,延續佳績變得越來越困難。實際上早在疫情前,Owens&Minor就掙扎在生存線上,由于旗下大部分產品屬于低值耗材,比如口罩、防護服,公司后續營收乏力,2019年一度傳出將尋求出售...

不過疫情的到來又給這家百年老店添了一把火,頻頻登上新聞...

01、喜憂參半 

Owens&Minor成立于1882年的美國弗吉尼亞州,起初只是一家小藥店,隨后逐步成長為藥品批發公司。公司自1966年起,逐步收購外科耗材公司,自此銷售額和公司規??焖僭鲩L,并于1971年首次上市,1988年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為 OMI。

1992年公司剝離藥品批發業務,成為一家專注于醫療耗材的公司。并于2011年10月在中國成立了上海明若醫療器械貿易有限公司,這家公司是Owens & Minor公司在美國本土以外的首個投資項目,主要從事一次性醫療器具的全球采購和供應鏈管理。

公司主要生產醫用消耗品,如一次性手套、敷料劑、內窺鏡產品、靜脈注射器具、針頭及針管、消毒盒、手術器具及服裝、泌尿科用品及傷口愈合產品。此外,還經營醫療產品連鎖管理公司。

由于Owens&Minor產品大多屬于低值耗材,后疫情時代新冠紅利消退,投資者們逐漸不看好公司的發展前景。2022年公司股價下跌-55.4%,是當年跌幅第四大的醫療公司,僅次于受呼吸機召回事件影響的飛利浦,后者全年股價跌幅為-59.1%。

在這種情況下,Owens&Minor的2022年經營業績就備受壓力。

在發布2022四季度和全年財報后,Owens&Minor管理層宣布重組計劃。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dward Pesicka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我們已經啟動了一項全公司范圍的運營模式調整計劃,并擁有專門的團隊,以加速利潤提高和成本降低。預計該計劃將幫助我們快速、可持續地推動公司的業績和增長,在2023實現 3000萬美元的調整后營業收入,到2025年實現約2億美元調整后營業收入?!?/span>

對于2023財年,Owens&Minor預計收入將在10億美元至1億美元之間,調整后的每股收益將在10.5美元至1.15美元之間。

增長乏力,巨頭尋求出售

在Owens&Minor財報發布后,因為營收增長,但凈利潤下降,有媒體稱這是一份喜憂參半的成績單。但縱觀Owens&Minor五年來的表現就能發現,實際上耗材巨頭的頹勢在疫情前就已充分顯現。

自2017年初以來,該公司的股價一直在穩步貶值。到了2019年,公司已經走到了存亡邊緣,當時公司面對的問題就包括沉重的債務負擔、供應鏈中斷、業務競爭激烈、增長乏力等...

在公布了慘淡的2018年度業績后,2019年1月路透社獨家報道,有消息稱由于業績不理想,Owens&Minor正在尋求出售自己。

公司現任總裁、首席執行官Edward Pesicka也是在當時被臨危受命,減輕債務是他的首要任務。

然而,年末席卷而來的疫情,全面改寫了公司的頹勢。

防疫物資走俏

時間撥近到2020年,疫情開始在全美肆虐,加上臨近美國大選以Owens&Minor為首的醫療耗材供應商備受各路政客追捧,美國前總統特朗普就曾親臨Owens&Minor的口罩工廠監督生產,值得吐槽的是當時特朗普本人就沒有戴口罩。

當時美國政府為了彌補國內物資缺口,還從全世界購買口罩、防護服、呼吸機等醫用物資,稱為“空中橋梁計劃(Project Airbridge)”由特朗普女婿庫什納主導。

結果很快被媒體扒出,這些動用國家的外交、航空資源,掏了大筆的空運費和采購費,從全世界買來的物資,最后賣給了美國5家私人企業。

美國各個州想要醫療物資物資,必須從這5家私企手里買,而且采用的是競拍模式,價高者得。5家企業等于成了物資二道販子。

這其中就包括Owens&Minor。


無論如何,Owens&Minor的業績在疫情中得到拯救,網站記錄Owens&Minor過去20年的GAAP每股收益趨勢以及未來2-3年的預測顯示,18、19年公司每股收益首次達到負值,直到20年又回歸正收益。

但同時也表明,疫情紅利的消退勢必會給公司造成重大影響,不尋求第二增長曲線,保持固有的產品結構,債務問題的爆發只會是早晚問題。

02、百億收購改寫公司命運 

2022年四月Owens & Minor投下了改寫命運的一擲,公司宣布以16 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02億元)收購家用醫療器械公司Apria。

這筆收購,是去年醫療器械行業最大的收購之一。

Apria是一家開發用于呼吸治療、睡眠呼吸暫停治療、負壓傷口治療和連續血糖監測的家用醫療設備開發商。

呼吸設備產線和呼吸道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治療產線,是Apria的兩個核心產品線,占比2019年凈營收的80%以上。

另外,其負壓創傷治療、家庭輸液治療設備、家庭保健護理設備、矯形和假肢、糖尿病用品擁有廣闊的增長空間。

機構估計,2019年美國家庭保健市場的總收入為1089億美元,并預測該市場在2020年至2028年之間將以大約7%的復合年增長率增長。

尤其在疫情的催化下,家庭醫療獲得了加速成長。

基于豐富的家用醫療設備產線,Apria還提供設備快遞到家、裝機和維護;患者、護理者教育和指導;治療依從性的檢測和干預;復雜呼吸系統患者個體化治療方案的臨床監測;向醫生、保險方報告患者進展和狀態;代表患者處理保險索賠等人性化服務,貼合當下的治療需求。

Apria在2019年創造了超過10億美元的凈收入,其中約80%來自家庭呼吸治療和OSA治療,已為將近200萬患者提供服務,240萬設備遞送服務,以及744,000多次臨床互動,公司的分銷網絡覆蓋了美國90%以上的人口。

將Apria納入旗下,極大擴充了Owens & Minor的產線,開辟了全新的增長曲線。Owens & Minor將Apria與旗下Byram Healthcare合并成患者直接部門(Patient Direct),為患者提供醫院以外的醫療支持。

家用醫療器械領域在海內外被普遍看好,尤其國內市場正處于一片藍海。

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家用醫療器械市場規模達336.35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該市場規模將達571.03億美元。

《中國醫療器械行業藍皮書(2020)》發布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家用醫療器械的市場規模已達1521億元,2016年至2020年的五年間,市場規模的年均增速約為25.94%。

國外巨頭有Dexcom德康醫療、歐姆龍等,前者的主要產品是連續血糖監測(CGM),近幾年產品有重大突破,帶動股價狂飆十倍。國內家用醫療器械生產企業也同樣眾多,上市企業包括魚躍醫療、可孚醫療、三諾生物、鹿得醫療等。

Owens & Minor對Apria的收購因此也普遍被外界看好。不過這次收購,也顯得有些孤注一擲,僅收購金額就占據了公司EBITDA(未計利息、稅項、折舊及攤銷前的利潤)的一半以上。

有分析師形容Apria是Owens & Minor從灰燼中崛起的稻草。如今Owens & Minor正式宣布將重組,也釋放出一個信號,留給百年巨頭崛起的時間可能不多了。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