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集采品種不少30個,高值醫用耗材聚焦心內科、普外科、介入科等重點產品、開展醫院自籌資金乙類、省屬醫院200萬以上非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省級集中帶量采購,省級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及大型醫用設備年度集采批次各不少于1次……
近日,安徽省醫保局下發《2023年度安徽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方案》,明確列出了今年集采目標,除了上述任務外,通知還顯示,長三角采購聯盟今年或將有大動作。
通知表示,要主動對接上海市、江蘇省、浙江省醫保部門,持續探索推進長三角藥品、醫用耗材聯合采購。協同做好集采新到期品種接續工作,穩妥實現長三角藥品聯合招采中選結果落地,切實鞏固改革成效,擴大區域聯盟采購示范效應。
此外,關于安徽省今年將推進工作重點,我們進行了相關分類,列舉如下:
今年,安徽省重點落地第八批國家組織藥品、國家集采骨科脊柱類耗材、口腔種植體等集采中選結果。為落地這些集采成果,安徽省提出的落地政策中兩點值得特別關注:
1,落實優先采購使用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產品政策,采取監測通報、約談督導、考核激勵等手段,防范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使用高價非集采或集采非中選產品替代集采中選產品。
通知顯示,優先采購集采中選產品,安徽省今年會采取各種措施來加強,所以,對于集采中選企業來說,是明顯的利好。非集采中選品種,尤其是落選的耗材產品,日子會更為艱難。
今年,就集采中選品種的采購情況,國家醫保局接連發文,并且點名批評了部分省市。行業普遍認為,該文件傳遞出的強烈信號是,在強力推進了多批集中采購后,集采的執行情況會成為國家醫保局關注的重點。而安徽省本次發文也基本驗證了行業的猜測。
2,強化帶量采購合同的執行嚴肅性和約束性,提高報量與臨床實際使用的匹配度,做到“報量要準、保量要穩、帶量要實”,確保完成協議采購量。
該點傳遞的信號是,醫院的報量也成為今年監管的重點。醫院的報量精準是集采開展的前提條件,如何提高集采報量的精準性已經成為行業關注熱點。
1、啟動新集采
新集采包括兩方面,省級集采和市級公立醫院采購聯盟的集采。
省級集采:按照“填空”和“補缺”兩個維度擴大集采覆蓋范圍,重點對集采呼聲大、矛盾問題多、外省未開展的類別品種開展破題探索。藥品針對未納入國家集采品種、未過評品種,數量不少于30個。
市級集采:遴選適合市級操作的品種,委托有條件的市開展全省聯盟帶量采購。指導蕪湖市、黃山市、馬鞍山市醫保局承擔相應品種的集中帶量采購任務,鼓勵其他有條件的市牽頭全省藥品耗材集中帶量采購工作,實現全省區域、醫藥品種、醫療機構集采廣泛覆蓋。
2、價格聯動
價格聯動包括兩方面,其一參加外省的采購聯盟,其二是帶量聯動其他省份集采。
開展“價采聯動”,利用招采釋放出的費用空間和調價窗口期,按照“總額控制、技耗分離”的原則,同步下調醫療服務價格,向患者釋放改革紅利,提升群眾的獲得感。繼續選擇價格矛盾突出的醫藥品種,參加外省牽頭的聯盟采購。適時對其他省份已集采且價格競爭較為充分的品種開展帶量價格聯動,不斷擴大集采的規模效應。
1、安徽省還將牽頭在全國組織體外診斷試劑省際聯盟采購。
此前,有行業分析指出,從上市IVD企業的財報來看,很多企業的毛利率高達80%-90%以上。這要遠遠高于很多其他行業,這也是IVD試劑走向集采的必然原因。而如果診斷試劑開展集采,效果也是顯而易見:檢驗項目的收費的成本核心就是檢驗試劑的價格,通常情況下,檢驗試劑的成本占比在20-60%之間,以30-40%最為常見。降低檢驗試劑的價格顯然可以大幅減少這方面支出,為醫療服務價格調整給出空間。
2、 心內、普外、介入+醫療設備集采
通知表示,省級藥品、高值醫用耗材及大型醫用設備年度集采批次各不少于1次。其中,高值醫用耗材聚焦心內科、普外科、介入科等重點產品。有序開展醫院自籌資金乙類、省屬醫院200萬以上非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省級集中帶量采購。
尤為值得關注的是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省級集中帶量采購。從2016年開始,安徽省每年都在做乙類大型醫用設備的集中采購,醫保局成立后,該工作移交至安徽省醫保局。
在2020年安徽省的集采中,其1.5T磁共振第2包蘇州朗潤中標單價297萬元,全國集采1.5T磁共振首次跌破300萬元;3.0T磁共振第2包GE公司750w中標單價從2018年度的896萬元下降至587萬元,全國集采3.0T磁共振首次跌破600萬元。跟正常市場價格相比,這個力度確實非常大,甚至讓一些中小大型醫療設備商“聞風喪膽”。
安徽省2021年度公立醫療機構乙類大型醫用設備集中采購項目情況,總采購金額約3.9億元,經初步測算,預計節約醫療機構設備采購資金約1.9億元,節資率33%。
吃到了甜頭的安徽肯定會持續推進醫療設備集采,值得關注的是,安徽的集采經驗會推廣到全國嗎?
1、 開展藥品價格治理。
藥品價格管理包括兩部分,其一是掛網藥品,其二是集采藥品。
制定出臺安徽省藥品掛網采購工作規則,優化整合制度規則,理順藥品價格體系,完善準入退出機制,規范掛網采購行為,推動安徽省藥品掛網采購工作形成分類科學、價格合理、采購規范、進退有序、監管得力的格局。做好短缺藥品保價穩供工作,對價格異常上漲、總體偏高或明顯高于全國低價的情形,及時開展約談提醒,糾治不當價格行為。
強化醫藥價格監測能力建設,編好用好醫藥價格指數。完善醫藥集中采購平臺功能,推進醫藥招采子系統落地應用和本地化改造,加快結余留用、全流程監測等模塊建設,更好地服務集采政策落地實施。常態化開展網采率測算和采購數據專項治理工作,提升平臺數據質量和水平。優化平臺辦事流程,提升公共服務水平。
2、推進價采信用評價建設。進一步完善醫藥價格和招采信用評價制度,做好守信激勵、失信懲戒及信用修復等工作。將信用評價制度融入醫藥招采工作全過程,使其在企業資格申報、中選資格、中選順位等環節中發揮實質性作用。加大失信行為懲戒力度,推動信用評價工作向生產企業穿透,推進信用評價制度形成治理成效,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生態。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