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設備、試劑、耗材…全領域大整治落地。
5月8日,廣西自治區衛生健康委最新發布,衛健委與中醫藥局聯合印發了《開展醫療物資采購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就在上個月(4月17日),廣西衛健委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就明確提出要重點整治醫療物資采購腐敗問題。此次《方案》的正式下發,無疑意味著專項整治正式步入落地階段。
值得注意的是,專項整治所針對的醫療物資,包括藥品、醫療設備、醫療器械、檢驗試劑、醫用衛生材料等醫療產品。也就是說,這是一次面向藥械全領域的徹底大清查。
那么,衛健委針對醫療物資采購腐敗的專項整治,到底會怎么查呢?這將直接決定接下來醫療機構、械企、經銷商等將面臨何種風暴。
整治重點下發!
劍指“定制式”招標、紅包、回扣…
首先根據《方案》要求,可以明確的一點是,與以往相比,本次的專項整治工作方向進一步聚焦,整治范圍進一步擴大,同時整治重點進一步細化。
《方案》指出,醫療物資采購腐敗問題專項整治將聚焦整治圍繞采購程序、采購過程、采購監督三大環節十二項重點推進。并針對各環節詳細列出了各類重點關注情形和典型“作案手段”。
從項目發起、招標參數設置到項目支付全流程,官方嚴格把握檢查要點和風險點,每一項可能存在“貓膩”的行為都絕不會放過。
尤其是近幾年,醫療腐敗轉入隱秘角落,愈發難以察覺。此次醫療設備“規避式”采購、“定制式”招標,醫用耗材、試劑“提成返點”等突出“手段”都被一一點名,列為整治的重中之重。
眾所周知,長期以來藥品、醫療設備、耗材采購一直是醫療系統腐敗的核心區域。
今年以來,各部門動作不斷,不約而同地加大醫療反腐力度。
2月6日,中紀委發布《深度關注|嚴查醫療領域隱蔽利益輸送》,著重點名“定制式”招投標、“規避式”委托采購、“供股式”入股分紅、“福利式”研討培訓等隱形變異的利益輸送方式,明確繼續深挖徹查醫療領域權錢交易、醫藥器材回扣、招標采購不透明等問題。
4月12日,全國衛生健康系統法治、基層、應急和食品安全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提出,將啟動2023-2026年度大型醫院巡查工作,全鏈條整治收受紅包、回扣以及醫藥購銷領域腐敗問題。
與此同時,另一個強烈信號不斷釋放:械企、醫藥代表一起查!
今年1月召開的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明確提出,堅持受賄行賄一起查,加大對行賄行為懲治力度。
2月,中紀委接連發布《不斷探索完善行賄人“黑名單”制度》一文,提出要建立具有聯合懲戒功能的行賄人“黑名單”制度,對行賄人的行為資格、資質和能力范圍具有多重限制。
很快,官方的懲治真正落到實處。
近日,中央紀發文報道,四川省宜賓市敘州區紀委對行賄數額大、屢教屢犯、拒不配合的5名行賄人采取了留置措施,其中就包括某公司醫藥代表。
不止如此,近期還有大批藥械企業涉百萬回扣,被密集通報:
5月6日,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中心通報遵義百頤醫藥有限公司向桐梓縣人民醫院給予回扣以使其經營的藥品獲得額外的交易機會、競爭優勢和銷售數量,累計合355.16萬元,被列為“嚴重失信”企業。
1月19日,國家醫保局通報四川潤澤遠醫療器械有限責任公司銷售人員向原寧南縣人民醫院骨科主任、副院長給予回扣或不正當利益290.7萬,被列為“嚴重失信”企業。
注: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本文中對官方政策的相關解讀,僅代表本平臺觀點,內容以官方文件為準。如有平臺轉載本篇文章,須自行對該篇文章負責,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不對轉載引起的二次傳播影響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