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利浦呼吸機召回風波持續發酵,制造商面臨聲譽危機!
來源: 醫療器械創新網 2023年06月25日 09:25

飛利浦產品召回風波仍未結束,并有愈演愈烈的態勢。

6月2日,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更新的醫療器械報告(MDR)顯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3月31日,FDA收到了6000多份關于荷蘭醫療電子設備巨頭飛利浦CPAP和BiPAP呼吸機的投訴,其中包括40例死亡事件。

CPAP和BiBP代表兩種不同的通氣模式,CPAP呼吸機是一種持續氣道正壓通氣呼吸機,BiPAP則是一種雙水平氣道正壓通氣的呼吸機。目前,飛利浦已生產了數百萬臺BiPAP、CPAP和機械呼吸機等設備,這些設備中都有聚酯基聚氨酯(PE-PUR)泡沫。


!

產品多次被召回,業績不斷下滑

自2021年4月以來,FDA已經收到超過10.5萬份有關飛利浦呼吸機的MDR,其中包括385份死亡報告。FDA指出,這些報告疑似與PE-PUR泡沫破裂或分解有關。

FDA規定,醫療器械企業(如飛利浦)在發現表明其設備故障,可能導致重傷或死亡的事件時,必須提交醫療器械報告(MDR),如果故障再次發生,衛生專業人員、消費者和患者可以自愿向FDA提交設備不良事件和故障報告。

2023年4月,飛利浦又再次面臨嚴重的召回,涉及其重新設計的DreamStation CPAP設備。不過,飛利浦發布的一組最新安全測試結果顯示,其召回的設備不僅泡沫降解率低,而且當泡沫發生降解時,設備中的泡沫顆粒,包括潛在的可吸入和不可吸入顆粒物,都不太可能對患者的健康造成明顯傷害。據悉,這組測試涵蓋了召回的CPAP和BiPAP睡眠治療機的95%。

飛利浦仍在努力修復和更換全球召回的設備。公司方面稱,截至2023年5月初,公司已經生產了超98%的更換設備和維修套件。不過FDA聲明,這并不代表患者實際可使用的設備和套件的數量。

2023年5月底,飛利浦首席執行官羅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在接受荷蘭報紙Het Financieele Dagblad采訪時表示,飛利浦正與一個集團達成協議,“我認為我們至少可以就經濟損失賠償達成和解?!贝送馑€表示,飛利浦預計將在今年上半年內與FDA達成和解。

飛利浦呼吸機的召回,中國市場也在同步進行。2021年6月,國家藥監局接連發布兩則通知,宣布召回飛利浦旗下的無創呼吸機和x射線計算機體層攝影設備共計28494臺,其中已在國內銷售的呼吸機產品數量就高達28450臺。主要召回原因同樣是由于設備使用的泡沫材料有可能危害人體健康。

有業內人士指出,由于自2021年初以來飛利浦生產的某些呼吸機一直存在潛在的安全問題,召回事件頻發,導致公司股價一路下跌,市值縮水。截至5月17日收盤,飛利浦股價下跌0.67%,至20.64美元,總市值為181.9億美元。

據公司2022年財報披露,2022年該飛利浦的銷售收入為178億歐元,同比增長約4%;凈虧損為16.05億歐元,上年同期凈利潤為33.23億歐元;運營收入虧損15.29億歐元,上年同期收入為5.53億歐元。

!

高層變動,裁員接踵而至

據悉,飛利浦由照明業務起家,在130年的發展歷程里不斷擴大自身的業務,后又削減,從電子集團變身為醫療集團。2022年8月,飛利浦宣布,CEO萬豪敦(Frans van Houten)將卸任,其職位由羅伊·雅各布斯(Roy Jakobs)接替,于2022年10月15日生效。

新任的飛利浦全球CEO Roy Jakobs表示:“對于飛利浦及其利益相關者來說,2022 年是非常令人失望的一年,公司正在采取堅定的行動來加強患者安全和質量,改善我們的執行力,并在2023年緊急提高績效?!本o接著, Roy Jakobs就宣布了龐大人事重組計劃。

Roy Jakobs在飛利浦已經超過12年,先后擔任個人健康事業群首席商業領導人和連接健康事業群首席商業領導人。2021年,他曾代表飛利浦負責過解決呼吸設備召回問題。

企業層面的經營壓力直接向業務一線傳導。去年10月24日,飛利浦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內裁員4000人,以應對成本壓力和營收危機;2023年1月,飛利浦宣布將在全球范圍再裁員6000人,其中約一半在2023年執行,其余的將于2025年實現完成計劃。不到半年時間,飛利浦就宣布了萬人規模的裁員計劃,引發全球醫療器械市場震動。

!

被指控在中國進行不正當推廣

違反《反海外賄賂法》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近日宣布,飛利浦公司將支付6200萬美元,以解決該公司的醫療診斷設備產品在中國銷售的行為違反《反海外腐敗法》(FCPA)的指控。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稱,飛利浦的醫療診斷設備產品,涉嫌在中國的采購流程中進行不正當地操縱,并對中國醫療機構的公職人員施加影響,違反了美國的反賄賂法。根據和解條款,飛利浦同意退還從涉嫌不當行為中獲得的4700萬美元利潤,外加利息,并支付1500萬美元的民事罰款。

需要注意的是,飛利浦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處罰此前早有先例。1999年至2007年飛利浦在波蘭曾經因為“不當推廣”行為,向醫院公職人員支付不當款項,幫助其醫療設備贏得招標采購,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指控違反《反海外賄賂法》。

飛利浦作為全球醫療器械領域的頭部企業,巨頭“光環”如今似乎正在離去。行業將2021年定為飛利浦危機紀元的元年,那年飛利浦宣布全球召回400萬臺呼吸機,一年時間股價跌去了80%。


2023年隨著新CEO的履職、高管調整,飛利浦能否從危機紀元中掙脫出來,讓我們拭目以待。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