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千億市值龍頭,跨界布局醫療器械
來源: 醫療器械經銷商聯盟 2023年07月03日 15:13



十年研發,千億市值龍頭,正式跨界布局醫療器械!

千億市值龍頭,跨界醫療器械!

6月18日,在成立22周年之際,億緯鋰能全新發布涉及體內外應用的7大醫療電池解決方案,并正式成立醫療電池事業部,探索建立醫療電池標準。

01
立身:鋰電池行業領頭羊

億緯鋰能什么來頭?

作為2009年在深圳創業板首批上市的企業之一,億緯鋰能已經成為鋰電池行業領頭羊,一家市值超過1100億的行業巨頭。

其實際控制人劉金成,及妻子駱錦紅更是以820億元的資產排到2022胡潤全球富豪榜168名。

02
緣起:打破高端醫療器械進口壟斷

值得注意的是,億緯鋰能首次布局醫療電池,還是在2012年,起源于國產高端醫療器械“腦起搏器”的研發。

無法打破技術壁壘,便意味著要一直受制于人。為了突破腦起搏器技術,早在十幾年前,我國便開啟了腦起搏器的國產化道路。但是中國的腦起搏器只能做到95%的國產化率,最核心的5%是電池,極度依賴海外企業供應,國內的電子企業尚不能解決。

如今,我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個擁有腦起搏器生產技術的國家了,最典型的就是品馳和景昱。

2014年,景昱醫療被國家藥品監管部門納入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其腦深部電刺激產品于2016年獲批上市。

其中,景昱醫療的供應商之一就是億緯鋰能,作為一家手握鋰電池關鍵材料與技術的上游公司,為景昱提供25年壽命的電池,突破了美力敦當時腦起搏器電池的極限壽命15年。

03
布局:聚焦醫療器械新生態

此次億緯鋰能加碼布局醫療器械,主要發布七大醫療電池解決方案:


體外應用的醫療電池全面解決方案:AED(自動體外除顫儀)電池、呼吸機電池、血糖儀電池;


體內應用醫療電池全面解決方案:膠囊內窺鏡電池、腦起搏器電池、可充電神經刺激器電池、微型植入式電池。


根據官方的介紹,億緯鋰能的AED電池CR123A已經有超過5000萬只市場驗證,待機時長可超過5年。

腦起搏器ED80電池在近十年完成了超過1000例臨床應用驗證,續航同樣能夠超過5年,可用于治療帕金森綜合征,輔助神經系統。

膠囊內窺鏡電池BR777的直徑僅為7mm,比能量最高400Wn/L,續航可達到10至15小時。

據了解,膠囊內窺鏡電池、腦起搏器電池等體內應用醫療電池市場長期被歐美企業所壟斷,一顆美國植入式U形電池可達到600美元。可見體內應用醫療電池的研發成本之高,以及巨大的市場機會。

而這也正是億緯鋰能在此時成立醫療電池事業部,正式跨界布局醫療器械行業的重要原因。

新能源企業發力!布局醫療器械賽道

新能源產業鏈企業延伸布局醫療器械賽道的不在少數。

天眼查顯示,近期比亞迪申請注冊了“遠燈醫療”“月呀·醫美”商標,國際分類均為醫療器械。

并且就在去年6月份,比亞迪還發布了一份關于超聲骨刀的新專利。

超聲骨刀屬于進口占據統治地位的高端醫療器械領域。其中美敦力和強生占據全球近八成的市場,國內企業市場份額占比不足10%。

比亞迪申請的新專利中,在產品架構方面,對超聲骨刀進行了一次大改良。

除此之外,比亞迪還嘗試著,用國內更熟悉的陶瓷刀頭,取代鈦合金刀頭,試圖找到一條超越歐美廠商的新道路。若這一想法得到落地,或能從側面打破了美國對簡單材料的壟斷封鎖,同時極大地節約成本。

比亞迪電子官網顯示,醫療健康已成為其四大業務領域之一,與汽車智能系統并列。可以見得,比亞迪在跨界醫療器械賽道的決心。

巨頭頻頻跨界!華為、騰訊...它們怎么玩?

自2019年以來,互聯網科技公司騰訊、百度、字節跳動、美團等企業相繼闖入這個行業,電商平臺阿里京東都在跨界,甚至格力、美的、瑞幸等也都在“湊熱鬧”。

紛紛在第二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三類醫療器械生產、第三類醫療器械經營等領域與傳統醫械經營主體展開競爭合作。而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巨頭企業在醫療領域的布局,也開始逐步清晰。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