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上半年,正畸、種植牙集采都已紛紛落地。隨著全球牙科TOP4半年業績發布,我們發現影響可謂是“冰火兩重天”。
-
登士柏西諾德在經歷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后,重塑業務架構,業績穩步上升,仍然位列第一; -
曾經增速最高的愛齊科技(隱適美)成為TOP4里增速最慢的,但是營收位列第二; -
士卓曼以穩定的高增長超越盈緯達,2023上半年位列第三;
有趣的是,所有企業在披露集采相關影響時都給予了積極評價?;蛟S集采已是他們布局中國市場的重要“一環”。
01
中國市場:
集采落地半年,種植體“加量不加價”?
2023上半年財報里,TOP4牙科廠商都未公布中國市場具體業績。但是從其(含中國)市場業績或可見一斑。
登士柏西諾德:其他地區(含中國)營收4.94億美元(-1.4%)。
愛齊科技:其他國際市場(含中國)營收4.5億美元(+4.9%),是唯一增長的區域。
士卓曼:亞太(含中國)營收2.3億美元(-0.3%),Q2在中國市場放量驅動下+23%。
Envista:新興市場(含中國)營收2.65億美元(持平),東歐增長部分抵消了在中國的下降。
正畸集采:已于2023年1月落地執行。
從集采結果來看:
Envista中標(平均降價約35%)。
隱適美未在中標名單。
企業未披露集采對正畸業績有所影響。
種植體集采:已于2023年4月落地執行。
從集采結果來看:
登士柏西諾德中標(平均降價約57%);
士卓曼中標(平均降價約63%);
Envista中標(平均降價約61%);
登士柏西諾德表示,2023年Q2,中國種植牙集采帶來影響,雖然使部分產品價格下降,但產品銷售量有所增長。

一方面,此次種植牙集采規模大于正畸。
正畸是15省聯盟集采;
種植牙匯聚全國近1.8萬家醫療機構的需求量,達287萬套種植體系統,規模相當于一次國采,占據國內種植牙市場超70%
另一方面,種植牙集采降幅更高。
正畸集采平均降幅在40%左右;
種植牙集采平均降幅55%左右。
因此,種植牙中標企業受到的影響暫時更顯著。
從中國整體牙科患者市場來看,種植體是規模最大的項目(占比40%),正畸第二(占比30%)。
或許種植牙廠商早已有了后手。
奧齒泰、登騰、諾???、士卓曼、登士柏西諾德,5大進口品牌占據了90%以上中國市場份額。其中又以韓系品牌占據主導(奧齒泰、登騰占60%左右份額)。
-
士卓曼旗下,沃蘭降幅63%、美佳境降幅62%以甲類中標;安卓健降幅44%以乙類資格貼線中標。 -
盈緯達旗下歐琺降幅61%,以甲類中標; -
登士柏西諾德旗下密易施降幅57%,以乙類資格中標。
以士卓曼為例,集團旗下品牌沃蘭和美佳境是以面向大眾市場和高性價比為宗旨,特別針對即刻種植解決方案。因此,集采中標反而更有利于其“下沉”,在二級市場放量。
-
2021年牙科領域吹響反彈號角,士卓曼首年增長42%,此后連續兩年以15%、8%的增速引領牙科賽道。
02
全球市場:
隱形正畸“消費力不足”,種植牙穩步上升

曾幾何時,愛齊科技、士卓曼以持續多年的雙位數高增長,猶如牙科賽道明燈,分別指向兩大“財富密碼”:隱形正畸、種植牙。
而2022年開始,高速增長的僅剩士卓曼。是否意味著隱形正畸和種植牙賽道分化?我們從TOP4最新細分業績一探究竟。
登士柏西諾德:架構調整后的首次財報,正畸+19%(美國市場驅動)、種植-6%(中國集采影響)
2023年初,登士柏西諾德宣布一項重組計劃,以節省成本并提高運營業績,其中包括:在全球范圍內裁員8%-10%,以及將業務調整為四大單元(4月1日起生效)。
原兩大業務:牙科技術和設備業務(含正畸、種植體、數字化)、口腔材料業務(含根管治療、修復);
變為四大業務:互聯解決方案、基礎牙科解決方案、正畸和種植解決方案、健康保健。
2023上半年,登士柏西諾德營收20.06億美元(+0.7%)。這也是其最新架構調整后發布的首個財報。

正畸和種植解決方案(含數字化、隱形正畸):營收5.29億美元,同比+0.7%。
正畸解決方案營收1.72億美元(+19%),增速為其所有業務第一,主要由美國市場驅動;
種植解決方案營收3.57億美元(-6%)增速為最低,
主要受其他地區(包括中國)種植體營收下滑影響。
愛齊科技:隱形正畸+0.87%,北美、瑞士市場疲軟
2023上半年,愛齊科技營收19.45億美元(專注于隱形正畸),+0.13%。
隱形正畸業務:營收16.2億美元,+0.87%。
主要受北美相關業務營收下滑3.3%影響,部分原因是不利的促銷和低價產品。

系統&服務業務(包括口內掃描儀、Exocad等):營收3.22億美元,同比-3.6%。
主要影響來自于口掃租賃在市場大量拓展,導致口掃新訂單下滑嚴重。
從細分地區增速來看,國際市場(含中國)是其唯一增長的區域。
美洲:營收8.4億美元(占比43%),同比-1.2%;
瑞士:營收6.5億美元(占比33%),同比-1.2%;
其他國際市場(含中國):營收4.5億美元,同比+4.9%。
士卓曼:“種植+隱形正畸”增長7.5%
2023上半年,士卓曼營收12億瑞郎(全球最大種植牙廠商)。首次超越Envista位列全球第三。
-
高端種植牙驅動歐美市場增長; -
即刻種植解決方案繼續驅動全球其他市場增長。
-
EMEA(歐洲、中東和非洲):是士卓曼最大市場,占比47%,同比+12%。 -
北美:占比30%,同比+7%。 -
拉美:占比7%,同比+20%。 -
亞太(含中國):占比16%,同比-0.3%,Q2在中國市場放量驅動下+23%。
*** 2022年8月,原士卓曼首席財務官Peter Hackel在服務了8年后宣布尋求外部機會,并于2023年1月正式離任(由Marc-Alain任臨時CFO),此后士卓曼一直在物色新的首席財務官。

Yang Xu
盈緯達:“正畸+種植”增長2.7%,由西歐市場驅動
2023上半年,Envista盈緯達營收12.9億美元(+0.97%)。
專業產品和技術(正畸、種植等):營收8.27億美元(+2.7%);占比63%。
北美+1.3%、西歐+12%;
其他發達國家市場-2.5%;
新興市場(含中國)-3.2%。
Spark隱形正畸產品繼續強勁增長,抵消了美國對俄羅斯制裁影響以及歐美市場高端牙科手術放緩影響。
綜上而言,疫情后,隱適美增長放緩、士卓曼穩定增長,或許因為種植體和正畸(尤其是隱形正畸)面的客戶群體有很大區別:
1、客戶群體年齡不同,市場穩定性各異
-
就如隱適美財報所述,2023Q2其成人訂單有所下滑,但是青少年、兒童訂單上漲10%。抓住青少年、兒童就能贏得隱形正畸市場;而這需要更有吸引力的市場營銷。
2、種植牙影響健康程度較大醫療屬性更強,屬于剛需;而正畸的醫美屬性更強,需要消費助推
在疫情后,患者流恢復常態后,或許醫療屬性更強的如修復、根管治療當然也包括種植體會更優先被安排。
當消費經濟全面恢復后,隱形正畸的醫美優勢或許又將綻放。
變革或許昭示了行業“躺賺”年代的結束。為了應對變革,2023年牙科TOP4有三家中國區負責人新官上任,一家官宣了新的中文名字。
2023年5月,登士柏西諾德任命張瑛女士為中國總經理,在公司以往的組織架構歷史中,張瑛是首位擔任總經理一職的中國本土出生的女性領導者。
2023年初,愛齊科技新任中國區副總裁兼董事總經理JunHo Han上任。
2023年4月,李從真以士卓曼集團中國總經理身份正式亮相。
2023年初,Envista官宣了中文名稱:盈緯達。
下半年,全球TOP4牙科企業會有怎樣的新局面?你好看哪家企業的“復原力”?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