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老齡化加劇,消化內鏡作為消化道癌癥診療的關鍵,這些年來使用率大幅度增高,市場規模急劇擴張。我國內窺鏡行業起步較晚,但在國家政策支持、市場需求增加等因素的推動下,行業發展迅速,市場規模不斷擴大。越來越多國產內窺鏡企業加劇涌現。
近日,澳華內鏡發布2023年半年度業績報告。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89億元,同比增長72.74%;實現歸母凈利潤3808萬元,同比增長651.46%。在半年報中,澳華內鏡將業績增長歸因于AQ-300產品的銷售放量。
01
國內首款獲批上市,
正逐步成為澳華業績主要增長點
該系統具有AI輔助診斷功能,主攻三級醫院市場,作為率先闖入4K領域的超高清內鏡系統,在內鏡診療和疾病管理打造了高畫質與高效率的平臺,開啟了國內4K消化內鏡時代的新紀元。隨著4K技術的日漸成熟,4K軟性內鏡在臨床的使用也變得越來越普遍。
最新財報顯示,自AQ-300上市后,澳華內鏡的經營業績出現了明顯增長。今年一季度,澳華內鏡實現營業收入1.25億元,同比增長53.77%;實現歸母凈利潤1655萬元,同比增長385.71%。在一季報中,企業表示,業績增長主要是新產品AQ-300產品等銷售收入上升所致。

有專業人士這樣評價,醫療器械在臨床銷售中的推廣與常規產品有所不同。盡管產品已經上市,但其完善和優化的過程并未結束。實際上,醫生在臨床實踐中的使用反饋是對產品進行進一步調整和完善的關鍵。這種基于實際應用的迭代確保了產品更好地滿足醫療實際需求。因此,盡管AQ-300已經上市,但預計它將在2023年下半年經過一系列的優化后,真正進入大規模銷售和部署階段。
02
國內軟鏡內窺鏡市場格局
據醫械匯統計,2021年中國內窺鏡市場規模為255億元。其中,軟性內窺鏡市場規模為175億元,隨著消化道早癌篩查的普及和內窺鏡新術式的開展,未來國內軟鏡市場將繼續保持較快增長。
如下圖所示,據了解2018年以前,在國內軟鏡市場仍以奧林巴斯、賓得醫療、富士膠片三大巨頭牢牢占據絕大半壁江山,2018~2021年間,開立和澳華內窺鏡收入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達到40.4%和30.7%,遠超行業平均增速。2022年時,兩家國產企業的市場份額均有提升,其中開立成為了中國軟鏡市場上市占率第三的品牌。

03
國產內鏡獲批盤點
丨深圳開立生物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開國產超聲先河、立內鏡領先品牌
2023年4月,開立醫療支氣管內窺鏡用超聲探頭UM-1720正式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憑借其超便捷的操控和更清晰的影像,將幫助臨床解決肺周圍型病變的定性診斷難題,提升臨床診斷水平與信心。
丨深圳英美達醫療技術有限公司:國產超聲內鏡領域的行業創新引領者
2023年6月,英美達最新推出的MP-20T、MP-20S兩款呼吸內窺鏡用超聲探頭(r-EBUS)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審批。其中MP-20T外徑僅有1.4mm,作為國內首個推出的1.4mm呼吸探頭,進一步提高了肺周圍型病變的檢查范圍,對肺癌的診斷和分期等方面均具有重要診斷和指導價值。
丨北京樂普智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Vsonic 600開啟超聲小探頭檢查新時代
Vsonic600于2022月6月2日首次通過NMPA批準上市,該產品產品是一款消化道內窺鏡用超聲診斷設備,其主要特征是,通過360°環形掃描和360°超聲成像,可以達到內鏡圖像和超聲圖像同步顯示的影像效果。

內窺鏡發展至今,已走過百年歷史??v觀國內內窺鏡發展現狀,可以發現目前內窺鏡正朝著小型化、多功能、高像質的趨勢發展。雖然國際品牌在內窺鏡市場中占據了重要地位,但國內品牌的市場規模也在迅速增長,特別是硬鏡和軟鏡的電子化技術。
同時,國內出臺了一系列鼓勵內窺鏡產業的發展,已經發布了相關的政策文件。癌癥篩查的普及和內窺鏡新術式的開展使得未來國內軟性內鏡市場將繼續保持較快的增長,預計到2025年銷售額將達到81.2億元。相信隨著國內內窺鏡企業的技術不斷突破,未來國內的市場格局將被改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