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紀委亮劍:斬斷“統方”利益鏈
來源: 醫藥經濟報 2023年08月22日 15:33
在醫藥領域的灰色利益鏈條中,“統方”和帶金銷售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也是監管部門嚴厲打擊的行為!
8月20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醫療領域腐敗和不正之風 | 斬斷統方數據利益鏈》,揭露個別醫院科室領導售賣“統方”數據受賄回扣被查處的案例。


在中紀委發布的視頻中,某醫療機構一科長不僅售賣自己醫院的統方數據,還把其他區級醫院的信息科、藥劑科也納入自己的“統方生意網”中,并結成利益同盟,他們利用數據管理、信息收集的工作便利,非法收集并售賣“統方”數據。

業內人士指出,以統方數據來換取金錢的現象,是醫療賄賂鏈條中的關鍵一環,由于統方極有可能被利用進行不正當利益輸送,近年來屢被管理部門禁止。在國家嚴查商業統方的背后,反映出的是醫藥反腐的持續升級,傳統“帶金”銷售方式面臨絕境,轉型迫在眉睫。




院內盯緊“關鍵崗位”
嚴厲打擊商業目的統方





“統方”是醫院對醫生用藥信息的統計,醫院統方數據屬于醫院內部藥品銷售數據,一般由醫院信息管理處掌握。

在此之前,央視《新聞直播間》曾經報道桐廬警方破獲“竊取醫院統方牟利案”的新聞。桐廬縣第一人民醫院原藥劑科工作人員王曉俊“靠山吃山”,因賣“統方”、拿回扣等涉案1200余萬,最終以受賄罪、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4年。

統方數據為什么這么值錢?業內人士表示,擁有統方數據,醫藥公司一方面可以明確掌握自己和競爭對手的產品在院內終端的使用情況,這些信息不僅可以精確到哪些醫院、哪些科室,甚至可以具體“鎖定”某個臨床醫生,以便在營銷藥品時能夠精準“盯緊”推廣目標;另一方面,統方數據也是醫藥公司給醫生返還回扣的數據基礎。

正因如此,統方對藥品銷售商來說十分重要,統方數據也被醫藥代表視作珍寶,一些不合規的醫藥代表會以統方為根據,向統方所在醫院的醫生提供一定的藥品返點,以保證自己負責藥品的銷量。

另據了解,在過去,醫藥營銷人員為了獲取醫院統方數據可謂“千方百計”,通常從醫生醫囑、藥房統計、護士統方、科室電腦或醫院信息科切入,如果以上方法行不通,還可以通過雇傭電腦黑客入侵醫院系統的方式獲取統方。

從中不難感受到,在“統方”的利益鏈條中,藥劑科、信息科等“關鍵崗位”,正是距離這些數據最近的地方,通過將統方數據賣給醫藥公司,醫藥公司又拿著數據有針對性地行賄醫生,從而讓醫療系統部分工作人員大發橫財。

事實上,自2007年《加強醫院信息系統藥品、高值耗材統計功能管理的通知》印發以來,反統方行動不斷升級。國家衛生監管部門明確要求,各級衛生行政部門和各類醫療機構加強醫院信息系統藥品、高值耗材統計功能管理,嚴格“統方”權限和審批程序,未經批準不得“統方”,嚴禁為商業目的“統方”。

2013年12月,原國家衛計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就聯合印發《關于印發加強醫療衛生行風建設“九不準”的通知》(簡稱“九不準”),其中明確提出:不準為商業目的統方。

2021年11月,《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廉潔從業九項準則》(簡稱《九項準則》)發布,《九項準則》也明確提出,嚴禁以商業目的進行統方。

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聯合發布的《關于辦理商業賄賂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意見》也對以商業目的進行“統方”做出明文禁止。

為了防止賣“統方”數據事件的發生,我國各大醫院和監管部門也不斷加大監控力度,加強“反統方”工作,升級醫院防統方系統。尤其是今年8月份,醫院防統方系統的招投標非?;馃?。



防統方即根據醫療行業及其應用系統的特點,以操作行為的正常規律和規則為依據,對相關計算機系統進行的操作行為產生的動態或靜態痕跡進行監測分析,發現和防范內部人員借助信息技術實施的違規和犯罪。

然而,“補丁”再多,也怕內鬼,尤其是在金錢的誘惑下,利用職務便利非法收集并售賣“統方”數據的行為,監管部門始終“利劍高懸”。

正如中紀委本次視頻最后所提及,把“統方”數據商品化的行為終將受到嚴肅查處。各級紀檢監察機關要加強對信息、藥劑等關鍵崗位人員的日常監督,切實防范廉政風險,讓黨員干部時刻感到權力受約束,伸手必被捉。




院外緊盯重點品種
嚴查“院邊店”統方回扣





隨著帶量采購、總額控費、零加成等政策的落地,院外市場渠道愈發得到監管重視。

近年來,國家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從藥品零加成、雙通道,到醫保賬戶的調整,以及今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做好定點零售藥店納入門診統籌管理的通知》等政策,都有力推動門診處方的加速外流。

患者、處方向院外流動的同時,帶金銷售、回扣等違法行為也走向院外。

一些集采落標的藥品進不了醫院,但依然可由醫生開處方,指引讓患者到指定院外藥店取藥,而通過由藥店統方,醫生照樣可以憑處方領取回扣。

2022年10月,山西省藥監局辦公室發布《關于做好在全省公立醫院常態化開展治理院外購藥吃“回扣”問題專項整治工作的通知》,距離醫院較近的“院邊店”將成為重點被查對象。

通知提出要緊盯重點部位、重點品種,對院外購藥數量金額較大的藥店進行約談、提醒,對發現的違規“統方”等線索及時通報衛健部門,對多次違規、情節嚴重的企業在依法從重查處同時,列入“黑名單”,重點檢查,重點監管。

今年5月,青海省衛生健康委加速推進覆蓋全省醫療機構醫生安排患者去指定藥店購藥等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按照此前發布的《全省醫療機構醫生安排患者去指定藥店購藥等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案》,全面規范醫療服務行為。

按照《方案》要求,青海全省公立醫院在7月至8月期間,重點針對部分醫療機構醫生存在安排患者去指定藥店購藥等人民群眾反映的突出問題,聚焦院外市場“統方”“回扣”,利用院外配藥“靠醫吃醫”“商業賄賂”等不正之風,采取嚴打態勢予以重拳出擊。

業內人士指出,在醫藥分開的大背景下,處方外流趨勢不可逆轉,隨著醫藥反腐監管工作的持續深化,已有多地針對院外購藥“回扣”問題啟動專項整治工作,醫療反腐嚴打醫藥回扣已開始擴圍!

隨著主管部門反腐巡查、督查頻次和力度升級等措施落地,醫療機構、醫務人員不能貪、不敢貪的醫德醫風監管目標正在形成。政府監管部門嚴查商業賄賂,打擊非法統方行為,或許能倒逼醫藥企業取消對醫藥代表的銷售任務。

事實上,在2020年9月國家藥監局發布的《醫藥代表備案管理辦法(試行)》中,明確提出醫藥代表不得有的7個情形,其中就包括承擔藥品銷售任務。

行業觀點認為,在醫療反腐持續縱深之時,藏在醫療領域暗處的灰色地帶將不斷被暴露在陽光下。合規壓力升級、市場游戲規則巨變,醫藥代表轉型是大勢所趨,無法做到合規營銷的醫藥企業必將遭遇監管重拳打擊,合規營銷現已成為藥企的必修課。

本文著作權屬原創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我們轉載此文出于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涉著作權事宜請聯系刪除。